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差?学会这招就不愁啦!

来源:亿童学前教育 2016-08-19

  《指南》中指出,“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与幼儿生活、卫生习惯以及手部动作之间有着密切关联。”大班幼儿的手部精细动作能力有一定的提高,但是不同的个体,能力差异还是比较大的,因此,生活区的自理能力以发展手部动作的灵活协调为主要目标。针对这一目标,江苏省江阴市城中中心幼儿园夏老师为孩子们设计了多种游戏玩法、各种不同层次的手工编织材料,下面就请跟随她一起学习如何玩转这些有趣的手工编织材料吧!

   

      上下绕线编织

  

       针线缝纫

  看完了以上几种编织方法,您是否学会了呢——最后,在材料的选取和投放上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材料选取的前提是考虑幼儿的能力水平和兴趣。脱离幼儿的能力水平,太难或者太简单的材料,都不能引起幼儿的操作兴趣,那么材料就会成为无人问津的摆设。

  材料的选取源于生活,要善于发现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巧妙选取幼儿熟悉的材料,再将这些材料与不同区域的主题、幼儿能力发展的目标有机结合。

  材料的投放不能太单一,要融入教育性和可操作性。不仅要使幼儿易于操作,更要使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得到能力的提升、经验的积累、思维的拓展。

  材料的调整源于幼儿的操作程度和教师的观察。根据幼儿的操作情况,教师需敏锐地捕捉到活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再从材料的投放数量、玩法、操作的难易程度、空间安排、幼儿已有经验等方面,思考下一步的材料调整方案,优化材料的教育性和可操作性。

  有些材料会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可以尝试不同区域间的融合。幼儿的操作成果要想达到看得见,并能与班级活动或环境融为一体的效果,可以尝试不同区域间的互动,将材料投放在其他区域进行再利用,使幼儿的作品能再次发挥作用,使之成为班级活动或环境创设的一部分。

  材料要能够体现幼儿的分享和学习。操作材料除了显性的指导,如图纸、步骤示意图、作品参考图等,幼儿经验的分享也十分重要。对于幼儿在操作过程中的新发现、新经验、新技能,可以通过最后的讲评环节进行分享讨论,并让幼儿进行相互学习和指导,培养幼儿分享学习的意识。

  • 全部评论

您还可以输入200字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