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对话,互融共生——共探幼儿园文化与课程建设高质量发展之路 | 东湖微论坛

来源:亿童学前教育 2023-09-28

9月26日-27日,第二十五届全国名园长俱乐部·东湖微论坛在武汉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近100位幼教同仁齐聚东湖之滨,开展多元对话,在思想的深度、情感的热度和行动的力度中,交流碰撞“幼儿园文化与课程建设”经验与方法,共探高质量发展之路。

东湖微论坛现场

此次活动由华中师范大学培训中心与亿童教育装备研究院联合主办,华中师范大学培训中心副主任、华中师范大学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汪昌海,亿童文教董事长陈先新,原上海市早期教育指导中心主任茅红美,昆明学院学前与特殊教育学院副院长高春玲,陕西省教育考试与评价研究会学前教育分会首任秘书长金云萍等专家、领导受邀出席本次论坛。

▲ 华中师范大学培训中心副主任、华中师范大学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汪昌海和亿童文教董事长陈先新为本次论坛致辞

▲ 亿童教育装备研究院培训主任盛庆玲(左)、湖北省人民政府督学李情豪(中)、亿童教育装备研究院研究员乔文(右)主持论坛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园所文化和园本课程是园所管理的核心工作,也是幼儿园发展的核心源泉。本次论坛中,专家与名园长们是如何在一个个有意识的、主动的、鲜活的情境创设、游戏建构、观察回应过程中,实现幼儿的经验获得、教师的专业成长、家园的互动共育以及园所文化与课程发展的互融共生呢?请随我们一起走进这场盛会吧!

专家引领
政策背景下幼儿园托育服务的实践思考

▲ 茅红美  原上海市早期教育指导中心主任、上海市托育服务指导中心主任、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0-3岁儿童托育专业委员会主任、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

婴幼儿是国家的未来,是家庭的希望。近年来,婴幼儿早期照护和公共托育的发展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全方位的关注。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必须取得“新进展”的7项民生要求中,“幼有所育”排在首位;党的二十大报告又再次将“幼有所育”提升到新的高度。

为了让更多老师对0-3岁托育服务高质量发展有全新的理解,茅红美老师基于当下托育的政策背景和发展现状,明确了高质量托育服务是国家的战略、时代的呼唤,并和与会者分享了他们多年来开展托育工作的实践与思考。她指出,高质量的托育服务越来越成为更多家庭的需要,家长们也更加看重托育在培养孩子社交能力、良好的行为习惯等方面的积极影响;已经入托的家庭对能够提供有质量的托育服务的机构满意度高。

茅红美老师分享了高质量的托育服务需要坚持“幼儿发展优先”的保育理念,强调“回应性照护”是高质量保育照料的核心,在幼儿一日生活照护中,要站在儿童的立场和视角,为儿童创设真实的场景,在顺应幼儿发展特点和需要的“做做玩玩”“听听说说”“唱唱跳跳”“涂涂画画”“拼拼搭搭”中开展孩子需要的真实教育。

此外,茅红美老师还特别提到了开展好教养医融合的保研、科学合理的安排儿童的一日作息,重视与家庭、社区的合作,互融共生等影响托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面。

茅红美老师强调,0-3岁婴幼儿的各方面能力及其发展均是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进行的。顺应婴幼儿年龄特点,满足其身心发展、安全依恋情感、认知交往等发展的需要,托育机构环境创设应凸显生活化、安全舒适、适宜发展、养成性、便利性等特点,让孩子充分自主、自由地探索和学习发展。

托育服务高质量发展永远在路上,希望能有更多的专业人士行动起来,不遗余力地为孩子们创造最好、最优的条件让他们茁壮成长,帮助他们奠定坚实而美好的人生开端!

名园示范
共探幼儿园文化与课程建设高质量发展之路

▲ 金洁  安徽省凤阳县示范幼儿园园长,安徽省特级教师、高级教师

安徽“凤阳花鼓”与凤阳花鼓戏、花鼓灯一道被称为“凤阳三花”,凤阳“凤画”被列入“皖北三绝”。有历史才有现在,唯遗产才知兴衰。凤阳花鼓、凤画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校园,能够让孩子们亲近非遗,了解非遗,感受奥妙无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会上,金洁园长以《鼓韵童年  雏凤清音》为题,结合一系列丰富的案例向大家阐述了这家有着72年历史的园所,在盘活家乡“凤阳花鼓”和“凤阳凤画”等非遗文化,打造特色课程资源所做的积极探索。

金洁园长带领园所老师们以“传承本土文化”和“升级幼儿非遗经验”为切入点,与生活融合、与自然融合、与文化融合,在基础教育活动和特色教育活动两条线下,为幼儿提供活动时间、场地、材料的支撑,促进幼儿不断获得新经验,在课程创造中深度内化非遗文化,培养明澈秀润、专注创造、多元生长的完整儿童。

▲ 陈玉华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幼教集团总园长,中学高级教师常州市高级园长,常州工学院学前教育系兼职教授

戏剧教育并不是教孩子演戏,而是以戏剧表征的方式促进孩子思维的跳动、创意的表达和团队的协作,研究内容虽然小众但很前沿,且赋予了幼儿教育独特的意义和价值。常州市新北区薛家镇幼教集团陈玉华园长以《悦美悦心  玩创戏剧》为题,和大家分享了幼儿园戏剧教育研究的经验。

陈玉华园长和园所老师们以故事或幼儿生活事件为线索,以戏剧主题活动为抓手,运用戏剧情景、场景、情节、角色扮演、情感体验等元素,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相关的教学内容,用师幼共同建构、开发区域游戏,形成工作坊式游戏模式,在小众的教育方式中探索出了一条儿童能力发展的新图像。

通过分享《小蛋壳奇遇记》这个典型戏剧教育课程案例的全脉络,陈玉华园长进一步强调,戏剧教育不在于看孩子演得美不美,像不像,而是孩子在这个过程中的参与、探究、反思、创造、体验与享受。

▲ 邱霞  湖北省荆州市机关幼儿园党支部书记、园长,国培计划指导教师,荆州市示范幼儿园评估组专家

“禹划九州,始有荆州”,荆州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是楚文化的根脉之地。会上,邱霞园长以《弘扬荆楚文化  缔造园所特色》为题,围绕“荆楚文化”“本土资源”“幼儿园课程”“融合”四个关键词,向与会嘉宾道出了荆楚文化与幼儿园文化相融合的行与思。

邱霞园长结合丰富的园所案例和精彩视频,向大家介绍了园所将历史古城、古城新年、荆州菜肴、非遗文化及荆楚民间艺术与幼儿一日活动有效融合的探索,以及提升幼儿园文化内涵式发展的具体实施路径:

立足本园“传承荆楚文化”的理念,探索“打造园所特色”的教育方式,通过“创设育人环境,打造‘荆美’园所;丰富园本研究,构建‘荆趣’课程;探寻融合之本,锻造‘荆标’新高”等多元化途径,最终实现三个“融合”——文化与环境的融合,环境与课程的融合,课程与生活的融合。

▲ 周芙蓉  重庆市云阳师范学校幼儿园教育集团总园长,正高级教师,重庆市特级教师

“坚持守正创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这是来自云阳师范学校幼儿园教育集团的周芙蓉园长所坚守的高质量办园信念。在“自然育人,盲智慧人”的办园理念下,她提出要围绕“条件”和“机会”,全面促进儿童的学习和发展。充分利用幼儿园的各个空间,带领全园教师和家长广泛收集生活中的自然材料、废旧材料,为孩子们创设了自然、丰富、开放的游戏环境,满足儿童自在游戏、多元体验、无限创造的需要。

作为刚开办不久的新园,她认为幼儿园课程建设是高质量办园的核心,教师的专业成长是高质量办园的关键。她带领教师深度研究幼儿园一日活动,立足儿童视角,基于儿童生活学习,基于儿童游戏学习,构建了智趣生活、智趣游戏、品德启蒙等具有特色的园本课程。她带领教师充分挖掘幼儿园环境资源,开展了“黄桷树的故事会”“云上街市”“新闻直通车”“传统文化体验”等富有特色的活动,形成了云师幼课程实践经验。

▲ 洪雪娟  广东省潮州市绵德幼儿园园长,幼儿园高级教师,广东省特级教师,广东省幼儿园名园长工作室主持人

潮州地处岭南粤东,是人文鼎盛的“海滨邹鲁”,也是文物丰富的“岭南名邦”。为了更好地弘扬地域文化,培养幼儿的家国情怀,潮州市绵德幼儿园把潮州本土资源融入幼儿园主题活动课程中,不仅让幼儿了解家乡的特色文化,感受家乡之美、物产之丰饶,同时还培育了幼儿的人文情怀,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

在题为《以一方水土,润泽童心》的主题分享中,洪雪娟园长结合大量的图片和生动的案例,向与会嘉宾分享了潮州本土文化走进幼儿园课程的实践路径——开展本土文化特色活动实践,构建园本特色课程;挖掘潮州乡土教育资源,丰富园本特色课程内容;课程创新,形成本土文化课程特色教学模式;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她表示,文化的传承与教育密不可分,在幼儿园实施本土文化的教育,既是对本土民族文化的保存、继承和发扬,也是对幼儿园课程资源的丰富。未来,如何在幼儿园园本课程中融入本土文化,为幼儿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条件,是广大学前教育工作者亟需思考的问题。

▲ 杨梅梅  贵州省凯里市师资综合培训中心主任,教研员,高级教师,贵州省推广安吉游戏指导专家,贵州省省级示范幼儿园评估专家

大歹苗寨民族文化深厚,是苗族文化的“活化石”和生态博物馆之一,被益为“山顶上的非遗走廊”。大歹蝴蝶幼儿园是在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指引下,在贵州省各级领导的关心与重视下,建设起来的乡村幼儿园。作为入园教研指导专家,杨梅梅主任分享了她带领教研团队用“爱”扶贫,办“爱”的教育,并改变乡村儿童生活和受教育面貌的故事。

在州级责任区团队共同研磨下,杨主任和老师们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结合当地实际,为大歹蝴蝶幼儿园设计了“六美”课程,围绕建设美的校园、美的生活、美的行为、美的传承、美的声音、美的共育,在健全五大领域课程的同时,把“美”贯穿在幼儿教育的全过程。通过用心、用情和自己的真实行动,改变了孩子、感化了家长,让美的理念和文化在苗寨得到了传播,园所老师专业上也得到了质的飞越。

▲ 高英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第六幼儿园园长,高级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鄂尔多斯市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

“相信每一位幼儿都是积极主动有能力的学习者”,来自内蒙古鄂尔多斯乌审旗第六幼儿园的高英园长,认真践行《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的这一理念,将多年来的实际行动凝练成《“以儿童为中心”思想下的课程路径》的主题内容,在本次论坛上做了分享。

高英园长认为,以儿童为中心,要求老师在幼儿教育阶段不仅仅要关注在孩子的当下,更要展望孩子的未来。她和园所老师们专注培养能让孩子终身受益的宝贵品质,包括认真专注、积极主动、不怕困难、勇于创新、乐于想象等,并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幼儿一日活动中,坚持开展自主文化、自主生活、自主游戏、自主协作等课程,在明确幼儿对自我边界知晓的前提下,支持幼儿勇敢做自己,表达自己,主宰自己,挑战自己,助推幼儿实现真正意义的自我成长。

▲ 邰文宇  江苏省宝应实验幼儿园总园长,江苏省优质园评估专家,扬州市特级教师,扬州市名校长

宝应实验幼儿园作为宝应县首家江苏省示范性实验幼儿园,有着悠久的办园历史和文化底蕴。园所以儿童自身发展需求为根基,以对本土文化、爱和美的追求与表达为线索,形成了一套具有独特文化脉络的活动体系。会上,邰文宇园长以《在儿童立场的文化活动中看见课程与觉知》为主题,立足园所实际,与园长们探讨了幼儿园文化建设之道。

邰园长通过丰富的案例向大家展示了园所呈现出的儿童立场、文化视角和教育美学。她表示,幼儿园活动有几个关键点,第一点是文化情境,这是幼儿园呈现出来的整体状态,只有当教师和儿童都置于文化情境当中,用文化的工具和资源实现了个人的生命成长,才能看到幼儿园教育最真实最美好的未来。第二点是文化自觉,认识到自己的文化,了解接触到各种文化,才能在现在多元的世界里传承文化。第三点是文化表达,幼儿园的文化表达需要顶层设计者深刻理解文化内涵,准确而科学地提炼主题文化的要义,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发之于中,必行于外。


对话与生成

多元对话  互融共生

专家、名园长们对幼儿园课程的剖析与引领、对幼儿园文化建设路径的分享与指导,无不体现着以儿童为本的教育初心和对提高幼儿园课程质量的孜孜追求,与会园长和老师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追寻教育真知,积蓄教育力量,凝心共研,打造蓬勃生长的教育新样态。在对话与生成环节,针对园长们在园所文化与课程建设中遇到的难题,专家、名园长们指点迷津,将自己的经验倾囊相授,现场气氛热烈,互动频繁。


▲陕西省教育考试与评价研究会学前教育分会首任秘书长金云萍(左);昆明学院学前与特殊教育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高春玲(右)


至此,第二十五届全国名园长俱乐部·东湖微论坛圆满落幕。盛会虽已结束,但留给全体参会者的启迪与思考却远未结束。

未来,亿童将继续为全国各省、地市各级教育家名师名园长搭建交流对话平台,让坚守、热爱学前教育事业的每位幼教同仁在此共叙教育情,共绘教育梦,携手推进中国幼教事业高质量发展!

下一期,我们期待与您的相遇!东湖之滨,我们不见不散!

  • 全部评论

您还可以输入200字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