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幼儿园园长:如何与教师知根知底地互“撩”?
来源:亿童幼教机构 2017-04-12
批评人时拿捏不好分寸,话说重了伤人,说轻了又怕没效果?
再三强调过的细节问题,还是有人记不住?
面对个性张扬的“90后”教师,找不到共同话题?
在园所管理过程中,相信各位园长或多或少都遇到过这些问题。说话是一门艺术,沟通能力是园长综合领导素质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园长与教师之间的良性沟通能够提高保教质量,促进园所的健康发展。今天,小编就来跟大家聊聊怎么“说好话”。
多描述问题 ·少谴责埋怨
“我知道这么做不对,可她喋喋不休说了半个多小时,真是烦,我还偏就不改了!”
“她那一次拍桌子瞪眼发了好大的火,特别吓人!诶,是为什么事来着?”
批评也是一种沟通,能够让教师知道你对他的做法不赞成。批评时不能一味指责,这样教师记住的只是你的外部表现,而问题的本质却常常被忽略。接受提示比接受谴责容易得多,客观描述问题并给出解决办法,会让听的人更集中精力在问题本身,进而迅速做出改进。
多个别交流 ·少当众说教
爱面子是人之常情,教师犯错后如果被当众说教,很可能会产生逆反心理。个别交流能够保护隐私,消除因担忧事态扩大而产生的恐惧心理,使教师可以敞开心怀、一吐为快,有利于园长听取到真实的意见和看法。
兵法有云: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在管理中,不通过尖锐、公开、激烈、惩罚性的措施来化解矛盾,是建立和谐工作关系的制胜法宝。
多简洁提示 ·少长篇大论
长篇大论的说教容易让人心生厌烦、抓不住重点,语言越简短反而越容易被记住。与其说“你看你们班,环境墙、家园共育栏总是丢三落四的,每次检查都缺点东西,永远要人提醒”,不如说“马上把缺的东西补上”,这样表达简洁明了、重点突出,教师也就会更快领悟并纠正。
多双向交流 ·少单方传递
大多数园长沟通时是一味地把自己的观点单向传递给教师,教师成了被动的听众,达不到最佳效果。园长应该把教师摆在和自己平等的位置,根据教师的意愿来引发话题,多倾听教师对办园的建议和对自己成长计划的设想,引发教师产生被重视的自豪感,由此形成积极参与管理的责任感,从而不断努力提高工作效率。
青年教师看重自己的工作前途,有强烈的发展需要,所以可以和他们多谈理想、谈规划;
中年教师渴望出成果,丰富自己的教学生涯,有很强的成就需要,所以可以多鼓励他们提升自我价值;
对于临退休教师,应该尽量满足他们的尊重需要,多聆听他们的经验之谈。
让沟通成为常态
因为工作繁忙,园长每每都是等到教师出现问题后才找当事人讨论怎么解决,这会让教师把与园长沟通这件事直接理解为挨训,时间久了就会对园长敬而远之。想要消除这种误解,只需要多利用一些平时点滴的时间,如用餐时、上班路上、迎接孩子入园时,跟教师随意聊聊天,关心他们的工作和生活,让教师感受到与园长沟通其实是一件很寻常、轻松的事情。
书面交流与当面沟通兼顾
在与教师进行沟通时,面对面交流可以观察到对方的表情、体态,有利于更好地传达和接收信息,与此同时,书面交流也是不可或缺的。通过手机短信、QQ、微信等方式,可以不拘时间、地点展开单向、双向、多向交流,既保证了私密性,又避免了面对面时的拘谨、尴尬。另外,书面交流还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文字组织能力,网络工具上的图片、视频分享功能也可以为双方沟通提供更好的表达素材。
隐性沟通与显性沟通结合
工作和生活中的一些困难和冲突会以隐性的方式存在,教师一般不会轻易表露出来,这就需要园长拥有敏锐的洞悉力,借助各种途径去获取隐性信息。
教育笔记是教师对教育过程的观察与记录、反思与感悟,记录着教师的思想与行为,园长可以借此了解教师的心理状况与真实想法。
空间和微信朋友圈也是很好的隐性沟通渠道,园长需要走近每一位教师的心灵,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心理需求,及时给予激励、帮助和引导。
每个人都有被尊重和认可的需要。对教师多一些信任,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让交流互动更人性化,这才是最行之有效的沟通技巧。

相关阅读
- ▪ 公开课(第217期)| 掌握这些策略,开家长会不再像走过场! 2023-03-06
- ▪ 新学期,送给幼儿园的4大安全提醒(附安全隐患排查表) 2022-08-25
- ▪ 防患于未然!如何在一日生活中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 2020-10-29
- ▪ 2020年秋季新生入园体检须知(新生家长必读) 2020-07-27
- ▪ 开学前后,幼儿园如何做好卫生消毒工作? 2020-04-13
您还可以输入200字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