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智力游戏《城堡上的小女巫》活动案例分析

来源:朱何英 2014-09-22

  一、案例回放

  经过一个暑期的准备,在孩子入园前,我们班根据实际情况开设了美工区、科学区、智力游戏区、阅读区(公共阅读区)等活动区,所需材料都已经投放到各区角。从开学到现在一周左右的时间里,我们主要是进行区域活动的常规训练。如我和孩子们一起制订进区规则、制作进区卡,给孩子们介绍区域里材料如何有趣好玩,激发他们的游戏兴趣和对区域活动的向往,每天都有孩子问:“老师,我们什么时候才可以玩那些玩具呢?”

  

  智力游戏区的进区规则和进区

  今天,我们终于开放了区域,孩子们一下子兴奋了起来。但在进区前,杨恒沣在插区卡时同时插了两张,我发现后便轻声问他:“杨恒沣,你是几个人进区呀?”他很快回答:“一个。”“那一张卡代表几个人呢?”杨恒沣很快就反应过来,拿出了多余的那张卡。

  进区啦!材料取放、游戏过程,都能按孩子们自己制订的规则进行,并能做到相互合作,不争不抢。为了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得到充分思考,我们在智力游戏区开展了《城堡上的小女巫》这一智力游戏活动。

  

  亿童活动区智力游戏区《城堡上的小女巫》游戏材料:

  墙架2块、底座1块、木砖块40块、女巫棋子1个、小木锤2个。

  游戏开始了,徐海兵第一个取来材料,杨钧帆和另一位孩子一起进入了游戏,孩子们拿到材料,就开动小脑袋瓜思考起来。最开始,孩子们各玩各的,也没有人想到一起合作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操作了半天,孩子们都没有把材料完全充分利用上。不一会儿,杨钧帆对徐海兵说:“这鱼型模具(指的是”底座“)是用来做什么的?还有蓝色的(指的是”墙架“)该怎样组合呢?……唉!这蓝色的模具该怎么办才好呢?”

  

  孩子们正在玩《城堡上的小女巫》

  “朱老师可以跟你们一起来玩这个游戏吗?”我拿起鱼型模具给他们做一点提示:“大家看一下,鱼型上面有四个小圆孔,这是做什么用的呢?”徐海兵对杨钧帆说;“我知道了!蓝色墙插在圆孔上面”。杨钧帆和另一个小朋友便开始一起合作游戏,活动到一半,徐海兵发现他们叠的城堡墙墙体有些突出。两个孩子一商量,决定重新再叠一遍,不一会儿,他俩的作品就出来啦!他们高兴地展示着自己的成果,这一展示,还引来了其他孩子的参观呢。徐海兵一边展示还一边向其他孩子们介绍他们自制的过程,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二、收获与反思

  通过这次活动,我感觉到了幼儿园开展区域活动虽然有难度,但只要迈开了步子,路就会越走越宽阔,活动会开展得越来越好。经过本次智力游戏活动的开展,我有三点收获与启示:

  一是在开展区域活动之前要提前制订进区规则并培养活动常规,让孩子们在游戏之初就养成非常好的游戏规则,这样,哪怕是第一次开展活动也会让区域活动活而不乱。

  二是活动开始前有必要集中对区域活动材料进行介绍,让他们了解游戏材料的趣味性,让孩子们心生向往,并能珍惜每一次进区的机会。

  三是作为教师,我们要适时地采用合适的方式介入幼儿的游戏活动。当幼儿合作游戏出现了“问题”时,不必强制性干预,而是巧妙地介入。本次活动中,我采取的是平行式介入的方式,让孩子们自然而然地熟悉并了解游戏的玩法,经过简单的示范和启发,让孩子们自己思考游戏的玩法,并让游戏得以顺利开展,这一点尤为重要,也是我们今后在区域活动中需要不断去深入研究的地方。

  • 全部评论

您还可以输入200字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