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体育活动组织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来源: 2014-06-23

一、注意幼儿运动量的基本特点

不论采取什么类型的体育教学活动形式,也不论其结构如何变化,幼儿体育教学运动量的安排都必须适应幼儿身体生理机能活动变化的规律和特点,运动量应由小开始,逐渐增大,最后再由大逐渐减小。根据一些科研资料及幼儿体育教学的具体实践,较适合于幼儿体育活动的运动量的参考数据为:

运动前心率与课后心率之差:40次~50次;

运动中平均心率:130次~150次/分;

心率恢复时间:5分钟以内;

动作练习密度:50%~70%;

幼儿体育教学的总时间:小班15分钟~20分钟,中班20分钟~25分钟,大班30分钟左右。

二、注意运动的强度与密度的合理搭配

为了保证幼儿运动量的合理性,需对教学过程中身体运动的强度和密度综合地加以考虑,注意其合理搭配与协调。如果运动的强度较大,则运动密度可以适当减小;相反,如果运动强度较小,运动的密度就可以适当增大一些。一般来讲,幼儿体育教学活动中包含有几种身体动作的练习或几种不同的活动,这时,各种身体动作的练习或活动之间,更需要综合考虑运动的强度和密度的合理安排。

三、注意上肢活动与下肢活动的有机结合

在一节幼儿体育教学活动课中,身体动作练习部位的选择应尽可能考虑到幼儿上肢与下肢的结合。例如,如果选择了跑的动作练习,那就不要再选择跳跃的活动,因为它们均属于腿部的动作练习,否则对幼儿腿部的生理负荷就会过大,最好是选择上肢部位的活动或全身的活动等。

注意季节、气候的特点

在不同的季节、气候条件下,幼儿体育运动量的安排也应有所差异。例如,在冬季,幼儿体育活动的量就可以安排稍大一些,多选择一些奔跑或跳跃的动作练习,这样就能使幼儿在较寒冷的户外进行活动时不觉得身体很冷。到夏天,有条件的话,可以让幼儿在有树荫遮挡的场地上进行活动,以免幼儿中暑。

  • 全部评论

您还可以输入200字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