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爱喝水
来源:葛勤毅 2014-07-30
喝水是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十分重要的生活环节。由于小班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弱,集体生活的规则意识尚未建立,因此,喝水环节会出现种种状况。
(一)现象
案例一:
教学活动结束了,进入自由活动环节,幼儿自由结对开始摆弄自己心爱的玩具。就在这时,一个个不和谐的声音出现了,“老师,嘟嘟拿我的杯子,还打我。”“老师,他推我,我的水打翻了。”“老师,他踩到我脚了”“老师……”紧接着,就有幼儿哭了起来。
案例二:
老师:“苹果组小朋友去喝水。”
亮亮拿着杯子装了满满一杯水,艰难地移动自己的脚步,可是刚走两步,水还是从杯子中洒出来了,衣服上、地上都是水。
嘉嘉倒了半杯水,走到墙边站着喝水,被旁边明明的胳膊碰了一下,杯子里的水洒
在了地上。
宝宝坐在一旁喝水,可是她还不习惯这种敞口的杯子,刚喝一口,水就都漏到身上了。
喝水环节结束了,茶水架旁的地上到处都是水,保育员老师忙着用拖把清理。
案例三:
老师:“让我们休息一会吧,大家可以和好朋友玩玩具,说说话,喝喝水。”只见幼儿拿出自己心爱的玩具,三五成群地玩开了,没有一个幼儿主动去喝水,我走到展展身边说:“展展,怎么不喝水呀?还记得不爱喝水的明明吗?”
“老师,我不喝水也不会生病的,我很厉害的。”听了展展的回答,我心里一怔。我又对悦悦说:“去喝点水吧,喝完了再来玩。”乖巧听话的悦悦走到教室门口,倒了一丁点水喝了,马上又回到教室继续和她的好朋友游戏。
我观察了一下,整个自由活动时间只有几个幼儿主动喝水。
(二)分析与反思
经过观察,发现幼儿在喝水环节有如下问题:
1.喝水时混乱无序
小班幼儿年龄小,存在着从众的心理,喜欢凑热闹。当听到保教人员喝水的指令后,幼儿会一窝蜂地去喝水,容易产生混乱的局面。加上幼儿之间可能发生推挤、碰撞,如果保教人员的组织不到位就会发生危险。
2.喝水方法不正确
小班幼儿的自理能力还很有限,在家中多数都是由家长倒水、喂水,所以在幼儿园中自己倒水、喝水时,不少幼儿不知道如何正确饮水。幼儿的小肌肉还没有完全发育好,拿着盛了水的杯子移动脚步对他们来说有难度。因此,如何捏住杯子,倒多少水,怎样喝水,往哪个方向走不会碰到别人,都会直接影响幼儿的喝水过程。
3.不喜欢主动喝水
主动喝水习惯的养成,对幼儿的身体健康发育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般情况下,幼儿不知道主动喝水,需要保教人员提醒。现在幼儿园普遍采取的方法是:保教人员在幼儿活动的间隙分批地组织幼儿喝水。喝水成为高控制下的生活活动,幼儿只把喝水当作是教师布置的任务,常常是迫于压力草草解决。
上述问题的产生都是由于保教人员对幼儿的年龄特点把握不到位造成的,弥补的方式就是为幼儿创设有序的喝水环境,用各种标识给幼儿暗示,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喝水习惯。
(三)策略
1.多渠道暗示,创设温馨的环境,引导幼儿有序喝水
(1)在茶杯架上贴上各种卡通图案或是幼儿的大头贴,给每个杯子创设一个“家”,让幼儿知道在幼儿园喝水要用自己的小杯子,保证卫生和有序。
(2)在茶水桶上贴上有序喝水的步骤图,地面贴上排队小脚印、一米线等规则标识,让幼儿遵守秩序,排队喝水。
(3)在茶水桶旁布置一到两张温馨的小桌子,让幼儿自然地学会坐着喝水。
2.多与家长沟通,尝试家园合作,巩固正确喝水方法
(1)教师可以通过入园前的家访,将幼儿园的喝水要求告知家长,建议家长利用假期教幼儿正确的喝水方法,以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2)针对有的幼儿在家用奶瓶喝水的现象,建议家长更换喝水的容器,改用敞口杯喝水,鼓励幼儿自己盛水。
3.多互动体验,利用有趣的互动,鼓励幼儿主动喝水
(1)通过集体生活活动,采用情景故事表演的方式,让幼儿知道喝水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2)通过“萝卜宝宝喝水”的小实验,引导幼儿在观察中了解萝卜宝宝生长离不开水,从而知道喝水的重要性。
(3)创设“我和花儿一起喝水”、“爱喝水的熊宝宝”、“我真棒”等鼓励幼儿多喝水的环境,引导幼儿每次喝完水做记录,提高幼儿主动喝水的积极性。

相关阅读
- ▪ 幼儿园温馨提醒:幼儿夏季保健常识,家长必读! 2023-06-08
- ▪ 学前教育宣传月 | 会倾听的父母,才能走进孩子的心灵 2023-05-29
- ▪ 质朴家具组合:营造原生态环境,拓展高品质空间 2023-04-13
- ▪ 孩子生活自理能力提升快,少不了教师这4个方面的支持! 2023-02-22
- ▪ 幼儿园提醒:幼儿“春捂”有讲究,家长请这样应对气温变化! 2023-02-15
您还可以输入200字
加载中...